翻譯本站

2007年9月18日 星期二

全球外匯市場

外匯的概念

所謂外匯是指把一個國家的貨幣兌換成另外一個國家的貨幣,藉以清償國際間債權、債務關係的一種專門性的經營活動。它是國際間匯兌(Foreign Exchange)的簡稱。這個被簡稱 作"Forex"或"FX"的外匯市場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人所青睞,規模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金融市場,平均一天的交易額達1.5萬億美元以上。這個數字,是全世界股票市場交易額的幾倍。因為世界各地有時差,全球各金融中心的地理位置又不同,所以每天清晨從澳洲悉尼,日本東京,英國倫敦,美國紐約等的順序看的話,亞洲市場、歐洲市場、美洲市場因時差的關係,連接成了一個全天24小時連續作業的全球外匯市場。只有星期六、星期日以及各國的重大節日,外匯市場才會關閉。

股票買賣和商品期貨交易是通過集中統一的交易所進行的,而外匯買賣則是通過沒有統一操作市場的行商網路進行的。但是,外匯交易的網路卻是全球性的,市場是由大家認同的方式和先進的資訊系統所聯繫,只要有買賣雙方存在,交易就可進行的OTC交易方式。因此突破了交易空間和時間的限制。

國際上幾個重要的外匯市場介紹如下:

1.倫敦的外匯市場。倫敦外匯市場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外匯市場。它并無交易的具體地方,只是通過電話或電報完成交易。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外幣交易只能照官價進行,由英格蘭銀行指定一些銀行代其買賣。這些銀行就是外匯指定銀行。1951年12月11日,英國政府開放外匯市場。1972年6月23日起,英國實行浮動匯率制度。

現英國的外匯指定銀行有二百余家。外匯指定銀行之間的交易均通過外匯經紀人進行。這些經紀人也只以銀行為服務對象。外匯指定銀行也可與國外同業通過電話電報進行交易。倫敦市場上的外幣套匯十分頻繁。

英國政府于1979年10月全部取消外匯管制,這對倫敦金融市場產生重大影響。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倫敦外匯市場作為倫敦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的國際性將更為突出。

2.紐約的外匯市場。紐約外匯市場不僅是美國國內外匯交易的中心,同時也是世界各國外匯結算的樞紐。紐約外匯市場以美國的商業銀行為主。美國境內有許多銀行與國外的商業銀行都有通匯關系,但進行大宗外匯交易的銀行大部分都在紐約。

紐約外匯市場是由三個層次的市場所組成。第一層市場所進行的是銀行與其顧客間的交易。第二層市場是銀行彼此間的外匯交易。國內銀行同業間的交易一般是通過外匯經濟商進行的。有時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也代表美國財政部與聯邦儲備系統與外國金融當局進行外匯交易。第三層市場是紐約的銀行與外國銀行間的交易。上述三層外匯市場之間的關系極為密切。

紐約和倫敦外匯市場是當前世界上并駕齊驅的兩個最大的外匯市場。紐約金融市場的形成和發展是與兩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的增長聯系在一起的。特別是隨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美國登上世界金融霸主的寶座,美元取代英鎊成了世界最主要的儲備貨幣、干預貨幣和清算貨幣。

3.東京的外匯市場。東京金融市場形成以來在很長時間里,主要經營國內業務。50年代后,日本逐步放松了外匯管制。1964年,日本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元成為可兌換貨幣,外匯交易逐步實行自由化。1980年,日本政府頒布了《新外匯法》,使所有銀行都可以在國內經營一般外匯交易,因此外匯業務迅速發展。東京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外匯市場之一。

東京外匯市場的參加者除了日本銀行外,還有數百家外匯指定銀行,以及外國銀行在日本的分行、外匯經紀商。東京外匯市場的交易方式與倫敦外匯市場相同,是利用電話、電報等電訊方式進行交易。

由于實行浮動匯率制度,往往使日元匯率發生劇烈大幅度的波動。為防止資金外逃,控制外匯投機和使國內經濟免受日元大起大落而產生的不良影響,日本銀行就要介入外匯市場進行外匯平衡干預。日本外匯當局對外匯資金的管理主要是平衡其外幣持有量和資金拆放兩方面。

日本的外匯匯率的自由浮動是有一定限度的,其浮動方向是以對日本經濟有利為依據的,如果出現了日本政府不愿看到的情況,日本財政金融當局就會進場干預,必要時甚至請求西方七國集團聯手干預。




影響外匯變動的因素

影響匯率變動的直接原因:國際收支中經常帳戶變動情況與國際收支中資本帳戶變動情況。

影響匯率變動的間接原因:在國際經濟金融方面,主要是(1)各國的經濟情況:包括經濟增長、失業率、對外貿易、貨幣供應量、利率、通貨膨脹率、按照有關國家貨幣購買力計算出來的基礎匯率等﹔(2)各國的經濟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在國際政治方面,主要是(1)有關國家和地區的政治動向﹔(2)全世界的政治發展趨勢。 現歸納如下 :-




1.國際收支狀況。國際收支狀況是決定匯率趨勢的主導因素。國際收支是一國對外經濟活動中的各種收支的總和。一般情況下,國際收支逆差表明外匯供不應求。在浮動匯率制下,市場供求決定匯率的變動,因此國際收支逆差將引起本幣貶值,外幣升值,即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國際收支順差則引起外匯匯率下降。要注意的是,一般情況下,國際收支變動決定匯率的中長期走勢。注意,現在,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赤字)不斷增加,美元卻保持了較長期的強勢,這是很特殊的情況,也因此是經濟學家和市場人士經常討論和研究的課題。

2.國民收入。一般講,國民收入增加,促使消費水平提高,對本幣的需求也相應增加。如果貨幣供給不變,對本幣的額外需求將提高本幣價值,造成外匯貶值。當然,國民收入的變動引起匯率是貶或升,要取決于國民收入變動的原因。如果國民收入是因增加商品供給而提高,則在一個較長時間內該國貨幣的購買力得以加強,外匯匯率就會下跌。如果國民收入因擴大政府開支或擴大總需求而提高,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超額的需求必然要通過擴大進口來滿足,這就使外匯需求增加,外匯匯率就會上漲。

3.通貨膨脹率的高低。通貨膨脹率的高低是影響匯率變化的基礎。如果一國的貨幣發行過多,流通中的貨幣量超過了商品流通過程中的實際需求,就會造成通貨膨脹。通貨膨脹使一國的貨幣在國內購買力下降,使貨幣對內貶值,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貨幣對內貶值,必然引起對外貶值。因為匯率是兩國幣值的對比,發行貨幣過多的國家,其單位貨幣所代表的價值量減少,因此在該國貨幣折算成外國貨幣時,就要付出比原來多的該國貨幣。

通貨膨脹率的變動,將改變人們對貨幣的交易需求量以及對債券收益、外幣價值的預期。通貨膨脹造成國內物價上漲,在匯率不變的情況下,出口虧損,進口有利。在外匯市場上,外國貨幣需求增加,本國貨幣需要減少,從而引起外匯匯率上升,本國貨幣對外貶值。相反,如果一國通貨膨脹率降低,外匯匯率一般會下跌。

4.貨幣供給

貨幣供給是決定貨幣價值、貨幣購買力的首要因素。如果本國貨幣供給減少,則本幣由于稀少而更有價值。通常貨幣供給減少與銀根緊縮、信貸緊縮相伴而行,從而造成總需求、產量和就業下降,商品價格也下降,本幣價值提高,外匯匯率將相應地下跌。如果貨幣供給增加,超額貨幣則以通貨膨脹形式表現出來,本國商品價格上漲,購買力下降,這將會促進相對低廉的外國商品大量進口,外匯匯率將上漲。

5.財政收支

一國的財政收支狀況對國際收支有很大影響。財政赤字擴大,將增加總需求,常常導致國際收支逆差及通貨膨脹加劇,結果本幣購買力下降,外匯需求增加,進而推動匯率上漲。當然,如果財政赤字擴大時,在貨幣政策方面輔之以嚴格控制貨幣量、提高利率的舉措,反而會吸引外資流入,使本幣升值,外匯匯率下跌。

6.利率

利率在一定條件下對匯率的短期影響很大。利率對匯率的影響是通過不同國家的利率差異引起資金特別是短期資金的流動而引起作用的。在一般情況下,如果兩國利率差異大于兩國遠期、即期匯率差異,資金便會由利率較低的國家流向利率較高的國家,從而有利于利率較高國家的國際收支。要注意的是,利率水平對匯率雖有一定的影響,但從決定匯率升降趨勢的基本因素看,其作用是有限的,它只是在一定的條件下,對匯率的變動起暫時的影響。

7.各國匯率政策和對市場的干預

各國匯率政策和對市場的干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匯率的變動。在浮動匯率制下,各國央行都盡力協調各國間的貨幣政策和匯率政策,力圖通過影響外匯市場中的供求關系來達到支持本國貨幣穩定的目的,中央銀行影響外匯市場的主要手段是:調整本國的貨幣政策,通過利率變動影響匯率﹔直接干預外匯市場﹔對資本流動實行外匯管制。

8.投機活動與市場心理預期

自1973年實行浮動匯率制以來,外匯市場的投機活動越演越烈,投機者往往擁有雄厚的實力,可以在外匯市場上推波助瀾,使匯率的變動遠遠偏離其均衡水平。投機者常利用市場順勢對某一幣種發動攻擊,攻勢之強,使各國央行甚至西方七國央行聯手干預外匯市場也難以阻擋。適當的投機活動有助于活躍外匯市場,但過度的投機活動則加劇了外匯市場的動蕩,阻礙正常的外匯交易,歪曲外匯供求關系。

另外,外匯市場的參與者和研究者,包括經濟學家、金融專家和技朮分析員、資金交易員等每天致力于匯市走勢的研究,他們對市場的判斷及對市場交易人員心理的影響以及交易者自身對市場走勢的預測都是影響匯率短期波動的重要因素。當市場預計某種貨幣趨跌時,交易者會大量拋售該貨幣,造成該貨幣匯率下浮的事實﹔反之,當人們預計某種貨幣趨于堅挺時,又會大量買進該種貨幣,使其匯率上揚。由于公眾預期具有投機性和分散性的特點,加劇了匯率短期波動的振蕩。

9.政治與突發因素

由于資本首先具有追求安全的特性,因此,政治及突發性因素對外匯市場的影響是直接和迅速的,政治突發因素包括政局的穩定,政策的連續性,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戰爭、經濟制裁和自然災害等,另外,西方國家大選也會對外匯市場產生影響。政治與突發事件因其突發性及臨時性,使市場難以預測,故容易對市場構成沖擊波,一旦市場對消息作出反應并將其消化后,原有消息的影響力就大為削弱。

總之,影響匯率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這些因素的關系錯綜復雜,有時這些因素同時起作用,有時個別因素起作用,有時甚至起互相抵消的作用﹔有時這個因素起主要作用,另一因素起次要作用。但是從一段長時間來觀察,匯率變化的規律是受國際收支的狀況和通貨膨脹所制約,因而是決定匯率變化的基本因素,利率因素和匯率政策只能起從屬作用,即助長或削弱基本因素所起的作用。一國的財政貨幣政策對匯率的變動起著決定性作用。一般情況下,各國的貨幣政策中,將匯率確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已成為政策目標之一,通常,中央銀行運用三大政策工具來執行貨幣政策,即存款准備金政策、貼現政策和公開市場政策。投機活動只是在其它因素所決定的匯價基本趨勢基礎上起推波助瀾的作用。


(source: EastHill Japan, People.com.cn)

沒有留言:

(本網誌定位為初學者分享園地,所有言論均不構成投資建議,有關最終投資決定,請諮詢閣下的投資顧問。)

路透社新聞

經濟指標